客服热线:0991-4519517

乌克兰危机下中国与俄罗斯油气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2019-04-25 16:54:21浏览:292 评论:0 来源:正点国际   
核心摘要:中俄油气合作是以贸易促进的资金型合作。这是由于两国的资源特点所决定的。分析双方合作的历史,能够保证双方合作成功的催化剂
       中俄油气合作是以贸易促进的资金型合作。这是由于两国的资源特点所决定的。分析双方合作的历史,能够保证双方合作成功的“催化剂”却是当期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中俄原油管道成功建设并投入运营、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谈判的推进都直接受到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石油成功收购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所持有的亚马尔LNG公司20%的股权则缘于全球变暖影响下的北极航线的开通。毋庸置疑,当前的乌克兰危机也将对中俄油气合作产生深远影响,其程度将视该危机的演变而不同。
  总体上来说,乌克兰危机将使中俄之间的油气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乌克兰危机的演变,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俄油气合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特别是双方多年来一直在谈判的一些项目将获得新的进展,包括中俄天然气管道、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北海大陆架的勘探开发、远东地区的炼化建设,甚至可能涵盖远东地区的LNG厂及出口设施建设,以及促使俄罗斯向中国开放其境内的油气管道建设和运营。但是,对于中俄之间的油气合作,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必须对合作的长期性、阶段性及其所起到的特殊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考量,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具有长期性,难以一蹴而就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产品而言,市场需要培育,一旦形成固有的市场,则具有长期稳固的特点,市场结构的调整将成为一项艰巨的工程。对于俄罗斯和欧洲而言,多元化的能源安全目标都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俄罗斯市场多元化的目标虽已锁定亚太地区,但是其供应亚太地区的资源目前尚有待落实,而且可以通达亚太地区市场的天然气输送基础设施几乎不存在,目前依然没有制定最终的行动计划,这都决定了亚太地区市场只能是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市场,短期内没有可操作性,只能稳定欧洲市场。近年来,俄罗斯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在欧洲方向建设管道等基础设施,并在欧洲国家与当地油气公司和运营商建立合作公司开展天然气运营、储气设施建设,未在亚太方向有新的投入。
  欧洲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有效减低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从当前披露的信息看,欧洲严格的环境保护限制了开发境内可采资源的程度,核电的高风险也限制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新能源短期内难以担当大任,其期望的未来能源供应者主要是加拿大、美国和中东地区国家。其中,中东地区国家政局动荡,欧洲与美国的同盟关系限制了其从中东地区国家获得能源的独立性;美国是一个对能源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的名义上的自由贸易国家,且美国为了保持自身能源的独立性和防止石油天然气价格过高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对于是否放松石油天然气的出口管制在美国内部进行着激烈的博弈,以至于面对欧洲盟国提出的放松美国对欧洲原油和天然气出口限制时依然态度暧昧。这也使得在乌克兰危机下,欧盟要求其成员国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呼声显得非常苍白无力,欧洲依然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
  因此,市场多元化更多的是战略目标,对于俄罗斯和欧盟,短期内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需要做更多细致性的工作进行落实。在当今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背景下其长期性和艰巨性异常突出。
  2. 中国市场仅仅为俄罗斯提供了市场多元化的一个选择,而并非唯一选择
  如前所述,俄罗斯油气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目标为亚太地区,中国市场仅仅是这一战略目标市场的组成部分,而非唯一选择。在这样的战略选择下,俄罗斯油气出口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将是一个整体,能够对其目标中的所有市场提供服务。这也就注定了中国市场不能独享俄罗斯油气出口设施,必须在产品价格上与同一地区市场中的其他参与者进行竞争。从而也对中国通过何种途径获取俄罗斯油气资源提出了新的课题。是效仿当前运营的中俄原油管道模式,通过修建管道实现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或是只通过俄罗斯的出口终端设施公开竞价购买LNG,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权衡,包括进行战略考量。非常确定的是,无论如何,俄罗斯都会将出口到中国的天然气资源纳入亚太地区整个市场的竞争之中以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 在国际油气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下,俄罗斯对中国的油气合作难以做出大的让步
  困扰中俄油气合作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价格。俄罗斯油气出口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价格形成机制,其中出口到欧洲市场的乌拉尔原油参照国际市场公认的布伦特原油价格确定,出口到亚太地区的ESPO原油也已经有独立的普氏报价,并与布伦特等国际市场活跃的原油品种价格进行比较;天然气主要出口欧洲,并鉴于管道运输的特点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价格公式,与国际市场上活跃的原油或燃料油交易价格,以及美国的Henry Hub、英国的NBP天然气交易价格挂钩,并在近年来随着LNG现货交易的活跃,引入了在欧洲主要港口的LNG现货交易价格因素。2013年,在中国石油收购诺瓦泰克所持亚马尔LNG20%股份的交易中,涉及的LNG交易价格则主要与日本进口原油综合价格指数(JCC)挂钩,并适当加入美国Henry Hub和亚洲现货LNG交易价格的因素。这也决定了未来中俄之间的油气贸易合作将会主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价格公式形成交易价格,而不会作过多的让步。俄气2012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在内的净实现价格为325.2美元/千立方米;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宣布从2014年4月3日起对乌克兰供气价格将提高到485美元/千立方米(折合约13.7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日本2012年进口LNG平均价格为16.7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14年3月中国进口LNG到岸价14.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这些因素将使得俄罗斯不会过多考虑中国天然气市场目前的实际价格和现实的承受能力,也决定了其不会在价格上做出太大的让步。根据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看,中俄签署的东线天然气价格在350~400美元/千立方米之间,中国天然气“进口既亏损”的局面依然没有打破,这一价格也使俄方占尽了人民币升值的利益。而当2018年实际供气时,中国天然气价格能否完全市场化仍有待观察。
       4. 中国对俄罗斯的天然气需求不再具有急迫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对天然气的消费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家能源局预计,2014年的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达到1930亿立方米,增长14.5%,而国内的供给能力约1300亿立方米左右,对外依存度将达到33%左右。但与之对应,中国的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已经基本建成,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在筹建D线,2020年前,中亚天然气A、B、C、D四条线路全部贯通后,对中国的年供气能力将达到800亿立方米;中缅天然气管道也已经投产运行,年供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根据中国LNG接收站的建设规划,2015年将拥有LNG接收能力4930万吨/年(折合天然气690亿立方米),这样中国已经较为确定的国际市场供应来源将达到1610亿立方米/年,再加上部分LNG接收站伴有后续接收能力建设4800万吨(折合天然气672亿立方米),将基本满足未来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只不过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问题,东北地区的供气能力遇到一定瓶颈,这将是唯一能够留给俄罗斯天然气的市场,但也要面临从大连进口LNG的竞争。此外,中亚天然气四条管道建成通气后,中国的天然气供应将更加依赖西气东输线路,将面临供应集中的风险,且距离内地目标市场远,输送费用在终端销售价格中的占比较高,如再从西线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将进一步提高相应的风险程度,并在目标市场面临中缅天然气和海上进口LNG的竞争。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美通胀反弹加大欧美政策分歧

上一篇:

四川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全覆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redebug@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