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991-4519517

分析:三因素导致我国金融数据异常

2014-08-27 13:10:17浏览:50 评论:0 来源:中研网   
核心摘要:分析人士认为,是内外三重因素共振导致社会融资规模异常。

    分析人士认为,是内外三重因素共振导致社会融资规模异常。

  从融资规模的构成来看,7月数据异常主要是因为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为与历史上的异常点比较,我们选取了2006年以来的社会融资规模月度数据为样本(信托贷款数据始于2006年),其他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本外币贷款)为负值的观测点共计有四个,分别为2009年1月、2009年4月、2011年9月和2014年7月,后三个观测点单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和环比均出现大幅下降。

  就2014年7月数据异常而言,我们认为主要缘于季节、需求和政策三重因素的共振,前两个因素为内生变量,政策为外生变量:首先7月为融资淡季,季节性因素导致除股票融资外的其他融资规模均不同程度环比回落;其次作为交易结算需求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大幅下降与之前1~3个月新增贷款大幅增加高度相关,说明企业由融资到交易结算的结构性转换;最后政策扰动导致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大幅下降,正如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解读:“主要与近期规范相关业务发展、金融机构加强风险控制有关。”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内生变量的冲击至8月会逐渐恢复至正面,而政策变量的短期冲击也会进一步弱化,因此融资规模环比较大改善是大概率事件。

  就流动性整体格局而言,笔者认为将保持稳定,下半年中性略松。

  就1~7月平均水平来看,社会融资规模为1.55万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57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为8748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256亿元。由此可见,流动性格局并未发生方向性变化,我们维持之前预测的全年流动性投放量:社会融资规模20万亿元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10万亿元左右。按此推算,2014年8~12月社会融资规模或为月均1.8万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或有明显改善。

  至于量价关系的新平衡,未来央行或有两手准备。正如我们之前所预期的,短期内“双通道制”是央行的一种过渡性货币政策,究其原因是央行难以对外汇占款的趋势有明确的预期,然后实施的一种稳住国内等等看的策略,预计技术上的“补丁操作”和战术上的“双通道制”仍将维系一段时间。

  以大量法定存款准备金锁住流动性的“池子理论”是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同时周小川行长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非常规的。”如何从“非常规”走向“常规”,降准+正逆回购、再贷款或央票对冲正是突破口。如果外汇占款真的逐渐枯竭,那么中国货币投放机制必然面临转型,这就从“打补丁”走到了“换系统”。

  目前央行的调控显然是从“重量轻价”走向“量价并重”,当融资规模出现异动、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7月份主要金融数据时就专门强调了市场利率的稳定性。在现有的政策工具选择和组合中,央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实现内外均衡?我们认为最可能的路径是:由准备金率调整决定中长期流动性,以正逆回购、SLO、SLF调节短期流动性,实现市场利率稳中有降,最终降低融资成本;未来国内流动性调节会以准备金政策为主,穿插使用正逆回购、SLO、SLF,而外部流动性(外汇占款)调节会以使用正逆回购、SLO、SLF为主,辅助使用准备金率政策。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美通胀反弹加大欧美政策分歧

上一篇:

我国压缩机行业产能以结构调整为主要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redebug@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