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991-4519517

京交会推动与国内优势行业互补互利

2014-06-03 12:08:41浏览:146 评论:0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核心摘要:在第三届京交会期间,世界各地举办的主题日活动备受瞩目。新加坡、香港、台湾、新西兰、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纷纷亮相,展示各地在金融、法律、会计等服务方面的优势,期待推动与国内在不同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交流。

    在第三届京交会期间,世界各地举办的主题日活动备受瞩目。新加坡、香港、台湾、新西兰、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纷纷亮相,展示各地在金融、法律、会计等服务方面的优势,期待推动与国内在不同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交流。 

    ——多地积极参会 京交会国际化特色突出

    走进国家会议中心展览区的一层,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展馆排列有序。国际化特色突出,是本届京交会的一大亮点之一。

    在前两届京交会上收获颇丰的全球智能城市技术领域的顶尖展会——科隆智能城市大会,首次邀请了32家从未到过中国的德国企业组团参展;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洲政府第一次组织20余家创意设计企业,在京交会上展示其前沿的设计理念。此外,来自美国、意大利、韩国、香港等服务贸易业前30强的国家和地区,也在京交会上展示推介优质服务产品,涉及绿色建筑、冷链物流、商业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服务行业和领域。

    从28日开始,“新加坡主题日”“香港主题日”“印度主题日”“台湾专场活动”等专场推介活动陆续举办。利用京交会的优质平台,各地集中展示其在金融、法律、会计等服务方面的优势,期待推动不同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交流。

    商务部部长助理童道驰在京交会期间表示,要鼓励全球技术、研发、服务等创新要素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鼓励国内外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升服务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对外开放对服务业发展很重要,不能关着门搞服务业,因为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易懂、易通、易商 三大特质彰显各地优势

    纵观京交会,各地精心推介自身优势的内容和形势虽然不尽相同,“易懂、易通、易商”成为较为吸引眼球的三个共通特质。

    一是易懂。在本次京交会上,无论是跟大陆有血缘之亲的香港、澳门和台湾;还是通用中文的新加坡;或是亚洲文化相近的印度和泰国,都强调了自身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毫无疑问,在服务行业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双方语言和文化的相近,可以使企业在合作时更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更好地雕磨出合作的空间。

    二是易通。对于服务贸易来说,物流运输和资金流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有利于货物和人才交流;流畅的资金流通可以给企业贸易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新加坡作为世界一流的海运和航空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优越;作为亚洲的重要金融中心之一,资金流通也较为理想。”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傅海燕在京交会“新加坡主题日”上强调。此外,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方舜文女士也指出,香港作为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和金融中心,其易通优势也非常明显。

    三是易商。便利而稳定的投资环境,高效而公平的市场机制,健全而专业的法制体系,都是各地着重展示的重点。良好的商业环境可以为企业对外机构提供多方面服务,充分满足企业的多样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比较优势行业 实现两地互利共赢

    在本届京交会的推介上,各地都重点推介了自身具有优势的服务行业:如香港、新加坡的金融行业,印度的IT业,台湾的养老业,印度的IT行业等等。相较而言,这些正是当前大陆地区较为弱势的服务行业,而上述地区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目前,香港与内地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优势明显,在交通运输、旅游以及金融等服务贸易方面都有合作,在内地有明显比较劣势的交通运输和金融方面,作为环球航运中心与服务中心的香港,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香港明显劣势的,内地却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服务产业上,香港具有丰富的经验、优秀的人才以及国际化的销售,能够弥补内地的不足。”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赵中屹表示。

    印度Viacom18集团首席执行官瓦茨先生在29日举办的“印度主题日”上表示,中国和印度之间存在互补的领域。“比如说印度的医疗和健康领域,跟中国是互补的。在IT领域,也是有优势互补的机会,又可以进行结合。”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双方有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走出一条相辅相成的发展道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8日举办的高峰会上作出的书面致辞中指出,中国服务业开放是双向互惠的。中国愿意积极参与服务贸易协定的谈判,共同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也愿意按照对等互惠的原则,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积极双签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安排。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美通胀反弹加大欧美政策分歧

上一篇:

京交会签约超800亿美元 国际项目大幅增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redebug@qq.com
 
0相关评论